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一直以来,凯爸都很困惑,ABA作为一种主流的,有效的干预模式,为什么总是被扣上“刻板,教条,甚至于没有人性”的好大一顶帽子。甚至于很多家长在跟凯爸咨询的时候,一谈ABA,甭管学没学过,以上三条基本上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但是当凯爸化身“马景涛”老师大吼三声,ABA哪里刻板了?哪里教条了?哪里没人性了?一众家长又开始吱吱呜呜,词不达意了。甚至于会出现“ABA就刻板了,就教条了,就没人性了”这种啼笑皆非式的回答。如此下去,凯爸都可以演台湾偶像剧了。
最可悲的是,当凯爸跟她们讲,她们跟凯爸讲的所谓某某来源于国外的先进模式或者某某先进教程扒了皮,去了筋,支撑骨架就是ABA的时候,部分家长竟然惶恐了,甚至于谩骂凯爸胡说八道的都有。每当此时,凯爸剩下的就只有默默无语,满目悲凉了。其实,凯爸很想说,ABA也是进口货。
后来发现,出现此类问题原因如下:
A 任何一种方法,要想立足中国,忽悠家长,最好的方法就是踩着ABA上位,哪怕这种方法仅仅是披了一层ABA的外衣。
B 来源于部分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任何一门系统学科,或者说干预方法,家长不下一定的苦功,恐怕也不会有太多的收获。也就是常说的看起来容易,学起来难。当部分家长在学习或者实践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不是迎难而上,或者是反思一下自己,找出自身不足,而是会认为是方法的问题。于是乎,ABA刻板,ABA教条,ABA没人性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呼之欲出了,而且理由也很充分。我不学ABA不是我学不下去,而是为了我的孩子。拜托,你为了你的孩子没毛病,但请你不要给ABA乱扣帽子。
另外一个原因,凯爸真的不清楚,家长为什么在学习ABA的过程中,会得出一个很有趣的悖论,那就是ABA=DTT=桌面教学。更可怕的是,持这种观念的家长竟然占了绝大多数。
以上两点就是凯爸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大白话”ABA科普文章的出发点。
一 ABA基础理论之“白话”版
名词解释凯爸就不用告诉大家了吧?自己查百度去,简单点说,就是应用行为分析。
第一 凯爸为什么推崇ABA?
因为凯爸不是专业人士,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
A 行为分析并不是专门针对自闭症产生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研究行为和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自然科学。。。。凯爸的理解就是研究人与社会的这么一门课程。
B 再精确一点,用到自闭症身上就是应用行为分析,它最大的用途就是了解和改进行为。
说了这么多,其实凯爸就是要表达以下想法,自闭症的核心问题是因为行为规范不符合所处的社会要求,所产生的不被接纳,不被理解,被边缘化等等的社会问题。而不是什么语文,数学或者某种被家长吹捧的特长等等所谓的学业。而且列位家长,其时各位最重视的语文,数学,特长等等所谓的学业并不是星儿发展的关键技能,希望大家要搞清楚。
C 行为分析法恰恰可以通过了解和改善行为问题,让我们自闭症孩子更容易被社会大环境接纳和共存,或者说让他可以适应和接触到这个社会大环境。为星儿的关键技能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令凯爸感到诧异的是,这样一门学科,为什么会被好多家长视之为洪水猛兽,大有不谈一下ABA刻板就不好意思的奇怪感觉。
D 最后一点,凯爸认为,行为分析法是目前所有已知方法里对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家长知识层次,经济状况等等要求最低的一种学习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凯爸可能因为年纪偏大,家里没矿,学习能力和对外界先进经验的了解都很out,不入年轻家长的法眼。因此只是谈谈个人看法。
二 ABA干预方法之两大部分,三大方法
对于自闭症的干预,实质上包括了行为教育法(DTT)和行为矫正法(行为分析和行为干预)两大部分,三种方法。
其中的行为教育(DTT)侧重于对适应性技能的系统培养,行为矫正则侧重于对问题行为的分析和干预。
在实际应用中,凯爸发现,这三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独立,更重要是紧密相连。
整个的ABA教学说白一点,就是通过DTT来帮助星儿建立起关键技能(星儿的弱项,例如社会交往,沟通,互动)等等,利用行为分析和行为干预为DTT的顺利进行排除干扰,提高效率,说白了就是保驾护航。反过来星儿的关键技能提升了,星儿的问题行为也就更容易解决了。三者说白了,就是一个互补关系。
三 学习和运用ABA时存在的基本问题
A 断章取义,碎片式阅读
凯爸在咨询工作中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所谓学习过ABA的家长基本上都停留在DTT 这一块了,或者说是停留在桌面教学这一块了,就这一块,也都稀里糊涂,基本操作也都一知半解,就更谈不上从桌面到家庭再到社会这一泛化链条了。如此这般学习,孩子要不刻板,问题行为频发才奇了怪了。
至于行为分析和行为干预这一大块,不知道是知难而退,还是自动忽略,总之绝大部分家长放弃了。
于是乎,家长自动的把ABA脑补成一个了公式或者说是悖论:ABA=DTT=桌面。意味着什么,比个不恰当的比喻,本来是ABA是两条腿走路,你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或者被其他人忽悠瘸了,变成了一条腿走路。然后再花钱买一副拐甚至于若干副拐(其他的教学方法)来弥补这个先天学习缺陷,很搞笑吧!说实话,见的多了,凯爸都麻木了,笑不出来了。
B 没有把DTT和行为分析以及行为干预这三种方法有效结合成一个整体
确切点说,学是学了,就是连不到一块,于是乎,问题出来了。在这里,凯爸会举例说明这个问题有多严重。
先以桌面为例:
一节课三十分钟吧,你会发现好多家长不是在上课,其中至少二十分钟是在和孩子怄气,确切的说是被孩子的问题行为搞得焦头烂额。这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家长分析不出原因,找不出解决方案?是因为逃避,还是目标设定超出孩子能力,还是家长操作出了问题?结果就是,下节课依然如此。。。。。最后的结果就是恶性循环,问题行为限制了星儿关键性技能的提升,星儿关键性能力的滞后又导致了问题行为的层出不穷。。。为什么,因为行为分析和行为干预这一块,家长的脑袋里是空白一片。反之,你要是能把孩子的问题行为解决掉,你的桌面教学必然高效有序,孩子的关键技能必然得到提升。。。
再以日常生活为例:
很多家长在咨询的时候,老是问凯爸一个奇了怪的问题,为什么孩子在家里面都是好好的,一到外面就开始出问题,哭闹,粘着家人不放?凯爸想说,你把一个星儿领到一个陌生的社会大环境里,和把凯爸扔到非洲索马里一个样子。凯爸要是在摩加迪沙街头见到一个中国人,也会抱着他的大腿不放。。。。开个玩笑啦,这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要找出原因,是感知觉异常,还是为了得到满足,还是缺乏安全感等等。。。出现了问题行为,不知道原因,不知道解决方法,如何解决?不得不说,有些家长很“很聪明”,我不领出去好了,凯爸就不信你能把孩子放家里一辈子?
最后以星儿入学为例:
这个最能体现ABA断章取义,碎片式阅读所带来的副作用。许许多多的星儿,尤其是高功能星儿。家长满怀希望的送入了学校,理所应当的认为孩子的能力够了,可以松一口气了。没想到的是,没几天被一棒子削晕。校长约谈,问题行为,社会规则,课堂纪律,生活自理,一系列问题,家长蒙圈了。这也不是问题,问题是家长也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甚至于从来没认识到自己的孩子存在着这些问题。为什么?凯爸告诉你,净忙着搞能力提升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行为问题家长认为是小儿科,我们的目标是往正常孩子方向发展的,学行为分析干嘛,这不是间接证明了我们孩子是自闭症?约束孩子的行为不是让我们的孩子刻板吗?这不是没人性吗?这个凯爸一看就是嫉妒我,居心不良,其心可诛。。。。但现实更多的是,你的期望越高,你的失望越大。你想的越好,越会被生活打脸。你都解决不了问题,做不了孩子的支持系统,又怎好意思抱怨人家老师,帮助不了你的孩子呢?
四 总结
以上三个例子,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答案,就是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家长问题的具体体现。家长学习的片面,孩子必然跛腿上路。家长没有知识储备,无法做孩子的支持系统,孩子注定无法走的更远。
写了这么多,其实凯爸只想跟大家说,ABA博大精深,凯爸也是略懂皮毛,如果你连凯爸都不如的话,就请你闭上嘴巴,不要胡说八道,系统学习一下ABA,然后再说。
ABA是一个系列课题,最主要是如何泛化到生活之中,凯爸后续会把DTT,行为分析以及行为干预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凯爸不是专家,只是一名普通家长,如果文章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亲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